廣西賀州市提升農產品品質大力開拓粵港澳大市場
“銷路不愁,價格隨行就市,10多畝蔬菜,上半年收入就有7萬余元。”近日,記者在廣西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見到蔬菜種植大戶陳貽水時,他剛從地里采摘了一批毛節瓜和絲瓜,正在分揀裝箱,準備發往粵港澳大灣區。
賀州位于廣西東北部,背靠大西南,面向粵港澳,處于湘粵桂三省(區)的結合部,是粵港澳地區知名的“菜籃子”“果籃子”和“肉籃子”,是中國首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縣(區)全覆蓋設區市。
“近年來,賀州市抓住全國唯一‘中國長壽之鄉’縣域全覆蓋設區市和‘世界長壽市’這塊金字招牌,瞄準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需求,扎實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改革,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向東加快融入粵澳大灣區的步伐。”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介紹,賀州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含復種),年產蔬菜170多萬噸,其中約120萬噸銷往粵港澳大灣區。
品質提升,好果蔬不愁賣
“以前,采用人字架,采摘不方便,病蟲害也多。如今,采用高頂架,不僅采摘、管理方便,而且還提升了產量和品質。”在鋪門鎮蔬菜種植大戶陳貽芳的苦瓜地里,賀州市八步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高級農技師陳秋香說,八步區以建設特色、高效、生態的供港澳蔬菜品牌為重點,加快蔬菜良種化進程,提升蔬菜品質,增強蔬菜市場競爭力。
高品質需要科學有效的技術保障。今年上半年,賀州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中低產田改良、酸化土改良、水肥一體化等科學改良技術,應用推廣面積達169.96萬畝。
“賀州連續三年由市財政投入2000萬元扶持發展生態有機農業。2017年,賀州市人民政府還與人保財險公司合作,開展支農融資業務試點,由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提供3億元額度融資資金,支持賀州市農業發展。”賀州市市長林冠說,通過對“三品一標”認證、富硒認證、良好農業生產規范認證等多個農產品質量認證進行補貼扶持,提升農業企業開展標準化生產、進行生態有機質量認證的熱情。據不完全統計,如今,賀州通過認證的生態有機農業企業、合作社達59家,產品達139個,認證面積達26萬畝。
賀州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追溯系統和農業投入品臺賬制度,61個鄉鎮均建立了蔬菜農藥殘留流動監測站,實現蔬菜從“田頭到餐桌”的安全全程監控。
同時,還明確企業建立強制性例行檢測制度和定期通報制度,對蔬菜基地的農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農產品及投入品的質量,實行強制性檢測和定期定量例行檢測,確保產品安全和高質量。
正豐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賀州市供粵港澳蔬菜生產銷售龍頭企業,設在總部的供港果蔬配送中心占地5000平方米,建有冷庫、檢測室、分揀車間、包裝車間、包材倉庫,配備5名具有檢測資格證書的檢測員。
“我們通過幾十個監控視頻實時監控公司分布在賀州市各縣區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生產畫面。”正豐農業公司副總經理黃鳴介紹,正豐農業公司生產銷售的蔬菜已經做到從田頭到粵港澳地區全程可控、全程可溯源、全程冷鏈物流配送。
八步區鋪門鎮是賀州重要的供港蔬菜基地,蔬菜種植面積(含復種)1萬畝以上,供港澳蔬菜備案基地7818.6畝,主要種植毛節瓜、苦瓜、絲瓜、茄子、豆角、蒲瓜、菜心、芥蘭等供港蔬菜20多個品種。據陳貽水介紹,供港蔬菜基地內共有思豐、思旺、康之源和三村4家種養專業合社和種植大戶62戶。每天從這里發往粵港澳大灣區的蔬菜約2萬斤。高峰期,發往粵港澳大灣區的蔬菜每天達4萬余斤。
龍頭帶動,提振農戶發展信心
正豐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賀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自有農產品生產基地約3萬畝,與賀州400多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小微農企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合作機制,公司注冊了企業公用品牌“天賀正豐”。2017年,中國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對該公司提供4600萬元支農融資款,支持該公司發展種植基地,完善倉儲冷鏈物流系統,把產業做強做大,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該公司通過在南寧、廣州、深圳等地開設形象體驗店、辦事處,成立專業電商團隊、線下市場開拓團隊、品牌策劃團隊等,形成了以標準化規范農產品生產端管理、以品牌化對接市場的良好產銷管理模式。
2017年12月,該公司在廣州成功與大灣區客商簽約購銷合同9億多元。中國人保財險賀州市分公司得知這個消息后,提供兩億元扶貧助農貸款,幫助該公司發展種植基地,完善倉儲冷鏈物流系統,把產業做強做大,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銷往粵港澳大灣區的農產品約1萬噸,銷售額約1.2億元,預計下半年銷售額將是上半年的三倍以上;帶動5000多貧困農戶發展種植30萬畝。
“賀州堅持以農業龍頭企業為引領,推行‘三統一分’模式,即統一資金支持、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市場銷售、分村布點種養,發展優勢產業,實現政府、銀行、企業和群眾四方共贏。”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介紹,如今,賀州的農業企業已發展到11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2292家,家庭農場則發展到316家,有力帶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農戶提供統一品種、統一肥料、統一技術,進行統一銷售服務,并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果蔬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和種植,實行訂單生產,讓農戶發展生產無后顧之憂。
八步區賀街鎮農戶伍世洪今年種有5畝地的苦瓜,受市場因素影響,采摘的第一批苦瓜時賣不起價錢,眼看就要“砸在手里”。賀街鎮業旺蔬菜專業合作社長黎業旺主動伸出援手,在對伍世洪種植的苦瓜按照優劣進行分揀后,決定分等級全部收購。此舉,不僅減少了伍世洪的損失,還增強了他的發展果蔬種植的信心。伍世洪說,發展果蔬產業,就要跟著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干。下一步,他要爭取加入合作社,這樣自己種植的農產品銷路就有保障了。
賀街鎮雙瑞村是聞名廣西區內外的“淮山村”。村黨支部書記劉澤輝以淮山種植協會為平臺,外聯區內外客商,內聯630多戶村民。經過短短幾年發展,雙瑞村如今已建成萬畝淮山基地核心示范區,年產3200多噸淮山,年產值1300多萬元,不僅讓630多戶村民每戶新增收入1.5萬元以上,還讓他們高高興興地住進了“淮山樓”。
鐘山縣供銷社勇于改革創新,按照社有企業持股70.5%,合作社參股29.5%,興建了鐘山縣首家茶葉加工廠,推行農資配送、資金互助和統一培訓、統一防控、統一種苗供應、統一品牌、統一收儲銷售的全程社會化服務,帶動全縣70%的茶葉種植農戶參與合作社生產經營,實行“訂單”化生產。還借助基層社資產優勢,采取創辦、領辦、聯辦等形式,共組建基層合作社9家,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44個,帶領13000多戶農民種植貢柑、大頭菜、桑蠶5萬多畝,增收4000多萬元,構建起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社會化服務體系。
“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是賀州發展龍頭企業、壯大農業產業的一個有效途徑。”賀州市長林冠說,目前賀州累計啟動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356個,其中自治區級示范區、示范點10個,縣級示范區29個,鄉鎮級示范園67個,村級示范點250個,初步形成了以“八步蔬菜、平桂馬蹄、鐘山貢柑、富川臍橙、昭平茶葉”為主導產業的示范區格局。
“接二連三”,提高農業產業效益
近年來,賀州圍繞吃、住、行、游、玩,加快旅游觀光農業和三產服務業發展,推進農業向“接二(產)連三(產)”延伸,讓農業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優質的農產品轉化為旅游商品,著力提升農業發展效益。
八步區素有“中國李子之鄉”的美譽,三華李種植面積達12萬畝,投產面積10萬噸,年產鮮果8萬噸左右,是全國第二、廣西第一大三華李產區。
位于八步區賀街鎮西南村的滿天下李子產業示范區,核心區面積3500畝,休閑農業體驗區面積達100畝。體驗區主要展示先進實用的農業生產技術、生產設施、生產機械和生產模式等,同時拓展科普、教育、休閑、觀光等功能,今年以來,體驗區已接待游客、各類參觀考察團隊5萬多人次。
“賀州推行農旅融合模式,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效益已經顯現。”賀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朱東說,目前賀州已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點約60個,建成八步馬鞍寨、平桂公會蓮藕、鐘山幸福沖、富川岔山、昭平南山茶海等各具特色、影響力較大的“觀光農園”“周末農場”。
賀州還推行集線上銷售、線下配送、可視農業和追溯體系等為一體的“農業+網絡”發展模式,建成372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覆蓋率達52.6%,農產品“觸網上市”不斷加快。
鐘山縣供銷社依托“供銷e家”等電商平臺,打造“網上供銷社”。建成鐘山興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農產品交易市場5家、果蔬預冷庫4000立方米,開展代購代銷、預冷包裝、網上交易等服務,促成農商對接、農超對接,月均銷售果蔬500噸以上,構建了供銷系統以電商公司為主體,連結基層社、農合聯、農民合作社、農戶的直銷直營網絡。
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讓賀州的“農業+物流”迅速發展起來。如今,賀州已建成供港蔬菜配送中心1個和5個縣(區)產地冷庫的“1+5”冷鏈物流配送平臺,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程冷鏈物流無縫對接。建設了農產品商貿物流園區、臨港產業區等重點物流集聚區,并加快規劃建設由市縣綜合物流中心和專業物流中心構成的二級物流節點,確保農產品物流服務暢通。
賀州還注重發展果蔬采后初加工產業,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如富川臍橙,統貨水果一般價格在3元-5元左右,但經過分級加工包裝后,即使直徑50毫米以下的小果,電商價格也能超過統果的平均價格。
當前,賀州農產品加工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42家,擁有“富川臍橙”、“億健”“將軍峰”茶葉、“黃姚”豆豉、“芳林”馬蹄、“英家大頭菜”、“天賀正豐”、“馬茶寶”、“米妃子”等一系列知名農產品品牌。
如今,這些農產品正在市場的牽引力下,源源不斷流向粵港澳大市場,不斷引領賀州群眾走向脫貧致富。